前言
年1月3~4日,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和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协办的“回顾,展望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暨Post-ASH会议”在“千年羊城、南方明珠”的广州隆重召开,这是中华淋巴瘤学组的收官会议,也是中国淋巴瘤的启动会议。
中国淋巴瘤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立足于中国目前淋巴瘤临床诊治事件,紧密追踪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焦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为大家奉上一场学术盛宴。
开幕式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医院朱军教授、南京医院李建勇教授、医院刘艳辉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高子芬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在林桐榆教授、朱军教授的亲切致辞后,各观众期待已久的中华淋巴瘤菁英专家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正式启动。
左右滑动查看
林桐榆教授
_
_
_
_
_
朱军教授
_
_
_
_
_
_
_
_
_
_
接下来,是会议的重磅环节,来自医院张会来教授宣读了“年淋巴瘤诊疗十大研究进展”,为我国淋巴瘤的诊疗提供了指导方向。
张会来教授主题报告
上半场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医院朱军教授首先为我们带来ASH年会上关于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研究进展。他指出,老人CHL患者生存差于年轻患者,应在开始治疗前接受评估患者状态再分层治疗;BrentuximabVedotin(BV)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失败后可使用抗PD-1抗体,而BV和PD1单抗联合治疗有效。未来,CD30CAR-T等新型疗法可能成为治疗新途径。
朱军教授
随后,南京医院李建勇教授回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CLL)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泽布替尼、奥布替尼、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ABT-等药物单药及联合使用的疗效及副作用。李教授提出,未来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抗CD20抗体等药物的使用时效;新制剂加CIT是否增加药物耐受性;第二代、第三代BTK抑制剂等将成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yuanchen.com/lbzd/8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