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淋巴肉瘤 >> 相关资料 >> 罕见心脏淋巴瘤>

罕见心脏淋巴瘤

发布时间:2021-8-14 13:33:18 

前言

近日在我院MDT年度计划第二场——肿瘤内一科MDT会议中,专家们对一例罕见心脏淋巴瘤案例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快来围观专家们对此类患者的诊疗有何见解吧。

0

1

病例回顾

0

2

病例讨论

1.该患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侵及心脏,请专家对影像学进行解读?

2.对老年、合并心脏病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专家

点评

CT诊断科何翔教授:该患者可见自右心缘向右房室沟及心底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侵犯心包及右心房,右冠状动脉被包绕。同时右肺门、肝脏可见异常强化肿物,强化程度与心脏肿瘤一致,当时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心脏肿瘤少见,多为良性。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肿瘤相对原发肿瘤多见,原发恶性肿瘤主要是肉瘤。心脏淋巴瘤多为弥漫大B淋巴瘤,原发者少见,更多的是播散性的淋巴瘤累及心脏,常位于于心脏和心外膜的右侧,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但肿瘤包绕血管生长以及PET显示病变高代谢有很高参考价值,确诊依靠活检病理诊断。本例患者肝脏肿瘤活检为淋巴瘤,治疗后所有病变均明显缩小,支持其同源。

放疗二科赵悦教授:患者淋巴瘤广泛受累,目前以全身治疗为主,如出现结外受侵引起的相关症状,可考虑局部放疗。

病理科苗玉教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生长,是最常见的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于老年人男性,结内和结外(多为胃肠道)均可见,大部分为原发,少部分由侵袭性低的淋巴瘤转化而来(如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B小细胞淋巴瘤等),所以可以与某些低级别的淋巴瘤共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中要进行分子分型,目前采用的是Hans标准,由CD10、BCL6和Mum1这个组合的表达来判读,只要CD10+或只有Bcl6+这两种表达模式是GCB亚型,其余的表达模式均为non-GCB亚型。

药学部李立教授:患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既往化疗方案中不包括剂量累计的心脏毒性的蒽环类药物,因此不建议给予右丙亚胺预防心脏毒性,考虑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同时化疗方案会有心脏毒性,可给予保护心脏的左卡尼丁、维生素C类等药物,该类药物副作用小,同时积极治疗冠心病原发病,并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血液内二科苏国宏教授:老年患者一般状态差,基础合并症多,高危患者多,老年淋巴瘤患者的质量选择一定要注意治疗获益和风险的平衡,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R-CHOP方案是老年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适用于一般情况比较好的患者,对于体质差、有并发症的老年患者,可考虑R-减量CHOP方案,对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可选择方案GDP等方案,但老年患者的药物选择应高度个性化,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并给予支持治疗。

张菁华主任总结:此患者为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V期,多脏器部位受侵,病理诊断明确,此例特点右心缘右房室沟及心底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侵犯心包及右心房。同时右肺门、肝脏异常强化肿瘤,强化特点与心脏相一致,心脏肿瘤少见侵犯,为罕见心脏侵犯的淋巴瘤病例,会给我们增加对淋巴瘤的认识及心脏肿瘤的认识,拓宽临床思维,多脏器多部位肿瘤也要警惕单发还是多原发肿瘤的鉴别诊断。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脏支架置入后,心脏基础储备受影响,在药物选择方面,应在综合评估病人各个脏器功能后进行个体化用药。从一线治疗有反应,但控制期短,该换二线加来那度胺类抗血管治疗再有缓解,但总体预测,IPI评分高,心脏、肝两内脏部位受侵,存在心脏其它合并症,预后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yuanchen.com/xgzl/10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