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例鼻部肿瘤,您想到了吗

发布时间:2017-7-27 17:48:21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男,48岁。12年前出现右侧面部瘘管、面部溃疡、皮肤糜烂,医院治疗3个月,右侧面部愈合,留有疤痕及右侧前鼻孔闭锁。近半年左侧鼻腔反复有黄色脓涕自鼻腔流出,医院抗炎治疗效果不好。双侧鼻翼塌陷,右前鼻孔闭锁,左侧前鼻孔残余0.5×0.5cm大小空隙,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CT所见

:左侧鼻腔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鼻中隔肿胀增厚,鼻翼、鼻背及左侧面颊部肿胀,左侧下鼻甲坏死、脱落,左侧上颌窦粘膜增厚。右侧前鼻孔闭锁。

鼻腔镜:左侧鼻腔较多脓性痂块,伴较多坏死物,左侧下鼻甲坏死骨完全外露,鼻腔有恶臭味,左侧鼻腔坏死骨,左侧鼻中隔处粘膜表面有较多伪膜样物。

病理诊断:左前鼻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讨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鼻腔淋巴瘤。年WHO正式命名,以往曾被命名为血管中心性T细胞淋巴瘤、致死性中线肉芽肿、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多症,占全部淋巴瘤2.6%~6.7%,约占结外淋巴瘤的44%,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免疫组化,分为B、T和NK/T细胞淋巴瘤,其中以NK/T细胞淋巴瘤最为多见。

该病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临床表现:

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7:1,好发年龄为40--50岁。临床主要症状有一侧或双侧鼻塞、鼻涕,涕中带血、咽痛、鼻面部肿胀,如果出现恶臭气味或涕中带有小块坏死组织有诊断意义。

根据有无全身消耗性症状鼻部淋巴瘤可分为A、B组,B组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预后较差。

体检:鼻腔粘膜弥漫性增厚,表面粗糙、质脆,粘膜糜烂、难治性溃疡及坏死,严重者出现鼻甲脱落、鼻骨塌陷、鼻中隔穿孔、硬腭穿孔。鼻背、鼻翼及邻近面颊部皮肤表面可破溃,可扪及软组织肿块。

CT表现特点:

1、发病部位:①好发于中线附近;②以弥漫性生长为主;③多见于一侧或双侧鼻腔前下部。

2、具有倾向于沿粘膜、皮肤和淋巴道生长的生物特性:①鼻腔前部的肿瘤、常向前浸润鼻前庭、鼻翼、鼻背部及邻近面颊部皮肤,表现弥漫性软组织增厚;②病变沿鼻中隔、鼻腔侧壁、鼻底部生长,可包绕中、下鼻甲,向后达后鼻孔,甚至侵犯鼻咽侧壁、顶壁;③病变沿自然空间生长,侵犯上颌窦、筛窦。

3、CT表现:①病变呈软组织密度,形态不规则,很少出现钙化,有时可见“空泡”影,可能是软组织不规则增生粘连所致;②当鼻腔侧壁疤痕粘连时,可使鼻腔变窄,当肿瘤坏死、鼻甲脱落时,鼻腔可增大;③早期以粘膜肿胀为主,无明显骨质破坏,中晚期可出现骨质吸收破坏呈虫噬样或虚线样、鼻中隔穿孔、中下鼻甲脱落;④增强轻到中等强化,早期一般均匀强化,晚期肿块多不均匀强化;⑤颈部淋巴结转移少见,少数可出现双侧颈部、颌下、耳前淋巴结肿大。

鉴别诊断:

1、鼻息肉:

鼻息肉好发于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半数以上为双侧多发,鼻息肉常位于中鼻道,也可充填全鼻腔。CT表现:①密度较低且不均匀,其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影,并可见低密度线包绕;②周围骨质受压吸收,呈膨胀性改变,一般无骨质破坏;③增强扫描无强化,边缘粘膜有强化;④鼻腔前部无皮肤受累。

2、内翻乳头状瘤:①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好发于中鼻道外侧壁;②密度多均匀;③一般不浸润鼻翼及邻近组织,可伴有明显的骨质破坏;④增强后肿瘤呈均匀中等度强化。

3、韦格式肉芽肿:①多为全身性疾病,常累及肺和肾脏;②鼻腔改变较局限,常有鼻甲和鼻中隔破坏;③邻近窦壁骨质增生、硬化。

版权声明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yuanchen.com/xgzl/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